插混,正在“杀死”谁?

“你还记得几年前的杀死插混车是什么体验吗 ?”

“怎么不记得,就拿公司那辆服役挺久的插混工作车为例,纯电续航掐头去尾之后也就能跑50公里左右 ,杀死馈电情况下的插混油耗直逼每百公里15升,并且油电切换过程中噪音和振动都很大,杀死完全像是插混一个政策导向的产物 ,根本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杀死体验。”

绝不是插混杜撰 ,上述一段对话,杀死就发生在我和同事之间。插混起因 ,杀死则是插混连续看到了近来上市的连续几款插混新车究竟有多能打,而掀起的杀死“回忆杀”。

当然,插混作为背景,杀死结合乘联会发布的成绩单,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9.8万辆  ,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2%。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到507.8万辆,同比增长38.5% 。

与此同时,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已经达到35.7% ,较去年同期30.2%的渗透率 ,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成功过半,达到51%。

顺势,望向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 ,8月纯电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5.1万辆 ,同比增长11.8%。相比之下,插混乘用车销量达到24.8万辆,同比增长73.6% ,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份额的31%,同比增加9个点。

毫无疑问,明晃晃的数据不会说谎。从中明显能够发现 ,纯电板块虽然体量依旧庞大,扮演着“绝对根基” ,但是增幅已经放缓。反观涨势喜人的插混板块,或许才是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绽放的“催化剂”。

更简单来说 ,后者一改曾经的糟糕形象 ,成为了终端消费者的“新宠”,而插混正在蚕食的则为传统燃油车的固有份额 。

“好就是好 ,没必要硬吹”

今年五一假期,返回了家乡兰州,突然发现身旁的一位长辈与高中的一位同学都换车了 ,他俩之前的座驾分别为本田杰德与大众途观。令人倍感惊奇的是 ,这一次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纯白色的——理想L7。

老实说,身处一座西北工业重镇,入手一辆售价逼近35万元的国产增程SUV,而不是所谓的“BBA”,在很多当地人眼中的确非常“另类” 。

但从二者使用的反馈来看 ,理想L7足够大的空间 、足够出色的动力 、足够丰富的配置 、真正可用的智能化,包括纯电实际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50公里 ,远途出行用油   ,亏电油耗基本维持在每百公里8升,均成为了他们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买单的理由 。

“好就是好 ,没必要硬吹。”

交谈中 ,非常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实际上反映出了插混为何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而增程恰恰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由此转换视角,8月结束的成都国际车展间隙,我与一位“发小”抽空见面,得知他完婚后,刚刚入手了人生第一辆车——次顶配的比亚迪宋PLUS DM-i。

“价格在我的预算内,平常我不太充电就当燃油车开,馈电油耗是真的挺低的 ,动力也还不错 ,并且外观造型和那些合资品牌相比,更讨年轻人喜爱吧 ,大家对于比亚迪的好感度改观也挺大的。”

一段看似平常的回答 ,依旧可以总结出一些趋势性的东西 。首先 ,必然是比亚迪在这一波“插混逆势崛起”中,起到的引领者效果 。

毫无疑问 ,DM-i愈发巨大的装车量,已经令其成为妥妥的“金字招牌” ,甚至整个行业当之无愧的“标杆” 。不可否认 ,它在可靠性、节能性 、安全性与制造成本等多维度 ,做到了较为出色的平衡。

也恰恰因为DM-i的横空出世,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插混板块的疯狂内卷 。譬如,吉利、长安  、长城以及一些没有提到名字的自主品牌,纷纷加快了自我转型的浪潮 。

尤其进入2023年以来 ,插混推新如“下饺子”一般 。就拿最近为例 ,海豹DM-i 、领克08、问界M7 、启源A07……它们之中,没有谁是善茬。

大家的目标也很明确,如果说在实现对传统燃油车彻底革命的过程中,碍于种种原因  ,纯电更像是目前无法完全触及的“大洋彼岸”,那么插混就是连接二者起到过渡作用的“最佳桥梁”。

因此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插混都会在中国车市“举足轻重” ,与纯电一起“并驾齐驱”。

“合资燃油车的舒服日子过去了”

试问,这一轮由自主品牌引领下的插混大爆发 ,究竟谁受到的影响最大?不出意外,答案都指向了:传统燃油车。那么,谁又是传统燃油车绝对的拥簇?或者说吃到红利最多的存在?答案更加显然易见:合资品牌。

就我个人 ,对此同样坚信不疑 。

实际上,从新能源转型的浪潮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始,无论传统燃油车也好,合资品牌也罢 ,舒服日子都已渐渐过去 。

必须承认的是,凭借上述来之不易的契机,自主品牌成功弥补上了传统燃油车时代那些先天存在的技术短板 ,对于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也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譬如 ,日系引以为傲的能耗管控与用车成本,德系最为擅长的动力匹配与底盘调校,许多优势都被三电系统的愈发老道瞬间抹平。相反,在传统燃油车并不擅长的智能化方面,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却能大做文章 。

今年 ,类似冲击愈发猛烈 ,尤其是伴随插混的大爆发。放在之前,你能想象一款对应产品 ,纯电续航动辄突破200公里甚至达到30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只是及格线 ?馈电油耗每百公里5升左右大有人在  ?

而将视线再次聚焦 ,对于插混还值得着重肯定的一点是,除了产品力层面的快速进化 ,售价的大幅度降低,才是其更为恐怖的“杀手锏”。

换言之,插混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与同级别合资燃油车的价格齐平甚至更低。

就拿海豹DM-i为例 ,车长接近5米 ,轴距达到2.9米,全系16.68万-23.68万元 。如此操作,无疑朝着丰田凯美瑞 、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的腹地猛攻 。

反观启源A07,预售价为16.8-18万元 ,同样给本就一片血腥的B级家轿市场再添一把烈火 。

问界M7,一款中大型SUV,起售仅24.98万元。如此方式,让丰田汉兰达 、本田冠道  、大众途昂情何以堪?

至于前文提到的理想L7 ,全系31.98-37.98万元  ,凭借稳定的单月交付过万,做到了和宝马X3、奔驰GLC 、奥迪Q5平起平坐 。况且,不要忘记,它还有一位“同门兄弟”理想L8在疯狂进攻。

当然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无独有偶,就在昨晚 ,银河L6正式上市,新车在购车权益的2000元抵5000元政策下 ,优惠后全系仅为11.28-14.68万元。

有声音认为,碍于它的到来 ,受影响最大的会是秦PLUS DM-i  。作为反驳,难道不是日产轩逸 、大众朗逸?

显然,合资燃油车的处境 ,只能说冷暖自知。自主品牌深耕插混的决心、野心与杀心,远远超乎外界的想象 。

写到这里 ,文章渐渐临近尾声 ,想要最后搬出王传福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所抛出的两段话:“对于过往20年,我们一直在做一道证明题 ,证明比亚迪可以 、新能源可以 、中国汽车可以。”

不仅如此,王传福也做出预测,“三年内,中国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占比将突破70%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 。按照2400万辆的规模粗略计算,就是1680万辆。

其中,一部分留给纯电 ,插混必然将分得另外很大一部分的“蛋糕”。不过 ,竞争与厮杀也会变得非常残酷。大家,一边卷产品 ,一边卷价格。

强者才配留在桌子上 ,弱者则被不留情面的淘汰 。

休闲
上一篇:中美博弈还没结束,美国空军的底已经被摸清,美军司令还在抱怨
下一篇:突发!张核子再创业:不是预制菜